绿色新材料作为我国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一直备受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玄武岩纤维作为我国四大纤维之一,同时也是21世纪的绿色高新材料,低碳、无污染,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国防、建筑环保、汽车船舶、体育等多个领域。
玄武岩纤维将会是一个千亿级甚至是万亿级的大市场,将会孕育出更多优秀的大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坚持科学攻关,专攻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高附加值,探索出玄武岩纤维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更广的领域使用。
2002年“连续玄武岩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被列入国家863计划,作为国家“十三五”重点发展关键战略新材料,为我国玄武岩纤维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止目前已出台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其中《中国制造2025》指出:加快发展高性能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玄武岩纤维、树脂基、陶瓷基复合材料等。玄武岩在1450 ~1500 ℃下熔融后通过铂铑合金拉丝漏板高速拉制而成的连续纤维,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耐高温、耐酸碱、绝缘性及隔热隔音性和天然的化学稳定性,是富集的、熔融的和质量均匀的单组元原料。在性能上,玄武岩吸音及耐热性能远大于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等纤维材料,较符合高刚度、轻量化、阻燃、低成本且不污染环境的要求。在价格上和环保性上优于碳纤维;在复合材料的应用上玄武岩纤维优于玻璃纤维和碳纤维。超细纤维具有更小的直径和更高的强度,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特殊工况纺织材料、电子材料等相关领域。
在玄武岩连续纤维实现产业化的过程中,国内外普遍使用200孔漏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内外的玄武岩连续纤维生产企业逐渐采用400孔、800孔的漏板。目前我国已经研发成功的1200、1600和2400孔的池窖生产线已经普遍采用,1600孔和2400孔漏板拉丝生产技术和以及新型池窑技术的结合应用,将会成为未来生产玄武岩连续纤维的低成本化的重要手段。
玄武岩纤要制成防火、防电、绝缘、耐高温、耐低温、耐磨损、抗腐蚀、搞干扰、搞老化等的定型产品,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需要许多行业的通力合作,协同攻关,结成广大的产业联盟。从原料寻找、开采、加工,纤维材料生产设备的设计、制作、组装,到实用产品的研究制作,能形成广阔的产业链。由于玄武岩纤维有许多特殊的性能,因而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目前,玄武岩纤材料在全世界的发展,都处于初级阶段,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态势较好,而且我国许多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创造了玄武岩熔融拉丝单丝直径最细,纤维力学性能最高等行业领先水平的纪录;漏板从400、600、800孔,在从1200、1600到2400孔的池窖技术,这在其他国家几乎是无法做到的。总的来看,中国的玄武岩材料产业,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技术水平,均居国际领先地位,而且将进一步提高。
公司与苏州科技大学教授合作,致力于支撑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宗旨,倡导“专业、务实、高效、创新”的企业精神。